支持模糊查询,支持通配符和拼音查询,帮助。
旧时品官新受恩典,祭告家庙祖墓,告文用黄纸书写,祭毕即焚去,谓之焚黄。后亦称祭告祝文为焚黄。
引宋•王禹偁 《送密直温学士西京迁葬》诗:“留守开筵亲举白,故人垂泪看焚黄。”《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遐叔 回到家中,焚黄謁墓,杀猪宰羊,做庆喜筵席,遍请亲隣。”清•赵翼 《王述庵道经毘陵停舟话旧》诗:“焚黄詔特荣先垄,飞白书应起赐楼。”
旧时朝廷命官若蒙皇帝恩遇或升官,需用黄纸缮写诏书一张,祭告家庙,称为「焚黄」。
引《警世通言·卷一七·钝秀才一朝交泰》:「来春又中了第十名会魁,殿试二甲,考选庶吉士。上表给假还乡,焚黄谒墓,圣旨准了。」
1.封建社会对僧人的赐諡往往采用黄纸,当赐諡抵达后,寺院须举行宗教仪式,然後将黄纸焚烧,故谓之焚黄。《祖庭事苑》曰:“宠谥圣应之号,所以焚其敕黄,唐高宗上元二年诏曰:‘诏敕施行,既为永式。比用白纸,多有虫蠹,宜令今後,尚书省颁下诸司、州、县,并用黄纸”。
焚 [ fén ] 1. 烧。 如 焚烧。焚毁。焚化。焚香。焚书坑儒。焚膏继晷(“膏”,油脂;“晷”,日影;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忧心如焚。 [更多解释]
黄 [ huáng ] 1.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如 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2. 特指中国黄河。 如 黄灾。治黄。黄泛区。 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 如 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 如 事情黄了。 5. 姓。 [更多解释]
huáng hé
huáng jīn
huáng sè
huáng hūn
huáng tǔ
zì fén
fén shāo
huáng guā
jīn huáng
huáng hăi
huáng niú
huáng shā
huáng dì
huáng huā
săo huáng
huáng dòu
hūn huáng
huáng pái
fén huǐ
fā huáng
kū huáng
huáng lián
liú huáng
jiāo huáng
fén xiāng
huáng jiǔ
là huáng
yán huáng
dàn huáng
huáng mǐ
huáng yóu
huáng quán
huáng tóng
má huáng
huáng yú
huáng shàn
huáng yáng
huáng fēng
fén huà
èr huáng
huáng yīng
niú huáng
é huáng
fàn huáng
huáng qí
huáng le
chéng huáng
fén lüè
huáng bān
nèn huáng
xìng huáng
huáng què
fén shī
cāng huáng
huáng má
jú huáng
jiǔ huáng
xióng huáng
焚黄的拼音是:fén huáng点击 图标播放焚黄的发音。
焚黄的意思是:旧时朝廷命官若蒙皇帝恩遇或升官,需用黄纸缮写诏书一张,祭告家庙,称为「焚黄」。